|
20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第五篇第五章(施工消防安全管理)习题
(下载PDF的在本文最下面百度云网盘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调查施工现场火灾原因发现,施工现场火灾主要因(A)和遗留火种初期不能及时扑灭所导致。
A.用火、用电不慎
B.焊接、切割
C.电气线路
D.气象因素
解析:【通过调查施工现场火灾原因发现,施工现场火灾主要因用火、用电不慎和遗留火种初期不能及时扑灭所导致。焊接、切割引起火灾也属于用火不慎,电气线路属于用电不慎,气象因素固然能引起火灾,但不是主要原因。该题只有A选项较为全面和确切,故选A。】
2.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由(B)负责。
A.当地人民政府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承担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安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一些地方法规、规章规定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故选B。】
3.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A)个。
A.2
B.3
C.4
D.5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不少于2个,故选A。】
4.下列中应该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的是(C)。
A.建筑施工设备仓库
B.建筑工人宿舍
C.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
D.消防设施存放仓库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3.1.6规定了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故选C。】
5.保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D)是防止施工现场火灾相互蔓延的关键。
A.消防器材足额配备
B.消防设施齐全
C.通风良好
D.防火间距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3.2.2明确规定了保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故选C。】
6.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m。
A.5
B.10
C.12
D.7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3.2.1明确规定了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故选B。】
7.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m。
A.7
B.10
C.15
D.20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3.2.1明确规定了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故选C。】
8.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m。
A.8
B.10
C.7
D.15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m。故选A。】
9.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D)m。
A.1.5
B.2
C.2.5
D.3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3m。故选D。】
10.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通道。同时,考虑灭火救援的安全以及供水的可靠,临时消防车通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D)m。
A.15
B.20
C.30
D.40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故选D。】
11.临时消防车通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通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C)的回车场。
A.8m×8m
B.10m×10m
C.12m×12m
D.15m×15m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3.3.2明确规定了临时消防车通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通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故选C。】
12.临时消防车通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A)m。
A.4
B.5
C.7
D.10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3.3.2明确规定了临时消防车通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故选A。】
13.下列选项中不需设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施工现场的是(D)。
A.建筑高度为30m的在建工程
B.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在建工程
C.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D.建筑高度为20米的在建工程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需设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施工现场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在建工程;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故选D。】
14.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C)m, 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不宜超过6m。
A.4
B.5
C.6
D.7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 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不宜超过6m。故选C。】
15.施工现场内的建筑防火主要包括临时用房及(D)两方面的内容。
A.办公用房
B.宿舍用房
C.发电机房
D.在建工程
解析:【施工现场内的建筑防火主要包括临时用房及在建工程两方面的内容。施工现场内的临时用房,一般包括办公、宿舍、厨房、锅炉房等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房及库房等存放施工材料的用房。此外,施工现场还有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用房。不选ABC。故选D。】
16.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办公用房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A.A
B.B
C.一
D.二
解析:【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有明确规定,故选A。】
17.施工现场办公用房的建筑层数不应超过(B)层,每层面积不应大于300平方米。
A.2
B.3
C.4
D.5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房的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面积不应大于300平方米。故选B。】
18.施工现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C)平方米。
A.10
B.15
C.20
D.30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施工现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平方米。故选C。】
19.施工现场特殊用房的防火要求中规定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C)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A.5
B.8
C.10
D.12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故选C。】
20.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较多,且其布置受现场条件制约多,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可以按规定组合建造。下列临时用房不宜组合建造的有(D)。
A.会议室与办公用房
B.文化娱乐室、培训室与办公用房
C.发电机房与变配电房
D.现场办公用房与宿舍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较多,且其布置受现场条件制约多,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可按以下规定组合建造。组合建造时,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之间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其防火要求应以等级要求较高的临时用房为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宿舍、办公用房不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现场办公用房、宿舍不宜组合建造。例如现场办公用房与宿舍的规模不大,两者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300m##2,可组合建造。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组合建造;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组合建造;餐厅与厨房操作间可组合建造。会议室与办公用房可组合建造;文化娱乐室、培训室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餐厅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施工现场人员较为密集的如会议室、文化娱乐室、培训室、餐厅等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故选D。】
21.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建造并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A)h。
A.0.5
B.1
C.1.5
D.2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故选A。】
22.在建工程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时,且坡度大于(C)度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A.15
B.20
C.25
D.30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在建工程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时,且坡度大于25度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故选C。】
23.为保护施工人员免受火灾伤害,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设。其中,高层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应用(B)材料搭设。
A.可燃
B.不燃
C.难燃
D.易燃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高层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应用不燃材料搭设。故选B。】
24.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应采用(A)型安全防护网。
A.阻燃
B.可燃
C.易燃
D.不燃
解析:【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立网将整个在建工程包裹或封闭其中,动火作业产生的火焰、火花、火星一旦引燃可燃安全网,火势便会迅速蔓延。所以,下列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既自建筑外墙改造时,其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故选A。】
25.施工现场发生火情后,(B)是避免财产损失和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途径。
A.在施工现场设置灭火器
B.初期的扑救和及时疏散
C.尽量不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D.在施工现场安装临时消防照明灯
解析:【AD属于临时消防设施,但不是避免财产损失和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途径。C显然不对,故选B。】
26.房屋建筑工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C)层。
A.1
B.2
C.3
D.4
解析:【临时消防设施应与在建工程的施工同步设置。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新近施工的楼层,因混凝土强度等原因,可能出现模板及支模架不能及时拆除,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难以及时跟进,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存在3层左右的差距。所以,房屋建筑工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3层。故选C。】
27.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一2005)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A)具。
A.2
B.3
C.4
D.1
解析:【《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一2005)明确规定建筑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故选A。】
28.做好施工现场的火灾防控工作,首先就应该保证施工现场有(D),其次是保证消防水量。
A.灭火器
B.会使用灭火器的人
C.消防设施
D.临时消防用水
解析:【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最根本的原因是初期火灾未能及时扑灭。而初期火灾未能及时扑灭的主要原因是现场人员不能及时处置,或者初期火灾发生地点的附近既无灭火器又无临时消防用水。实际上初期发现火情,进行扑救所需的用水量并不大,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火灾防控工作,首先就应该保证施工现场有临时消防用水,其次是保证消防水量。故选D。】
29.施工现场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B)m。
A.80
B.120
C.150
D.200
解析:【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考虑给水系统的需要与施工系统的实际情况,一般临时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依据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进行计算确定,且最小管径不应小于DN100;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及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距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及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不应小于5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室外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故选B。】
30.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应侧重于普遍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扑灭初期火灾、自我防护的能力。防火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对象为(D)。
A.施工单位负责人
B.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C.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D.全体施工人员
解析:【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应侧重于普遍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扑灭初期火灾、自我防护的能力。防火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对象为全体施工人员。施工人员进场前,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等。
A.易燃、可燃材料多
B.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C.动火作业和临时电气线路多
D.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
E.现场管理及施工过程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解析:【以上五个选项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故选ABCDE。】
2.施工现场常见的火灾成因包括(ABCDE)等。
A.焊接、切割
B.电器
C.电路
D.用火不慎
E.遗留火种
解析:【通过调查施工现场火灾原因发现,施工现场火灾主要因用火、用电不慎和遗留火种初期不能及时扑灭所导致。以上五个选项都属于这两个原因,故选ABCDE。】
3.下列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的有(ABCDE)。
A.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围挡
B.施工现场内的临时道路
C.给水管网或管路,以及配电线路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
D.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等
E.临时消防车通道、消防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的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以上选项全包括。故选ABCDE。】
4.下列属于施工现场临时用房的有(ABCDE)。
A.办公室
B.宿舍
C.厨房
D.锅炉房
E.发电机房
解析:【施工现场除了在建工程外,大都属于临时用房,故选ABCDE。】
5.下列对施工现场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要求正确的有(ABCDE)。
A.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平方米
C.建筑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西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
D.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E.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要求,以上五个选项都在范围内,故选ABCDE。】
6.下列对施工现场特殊用房的防火要求正确的有(ABCDE)。
A.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B.建筑层数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平方米
C.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临时用房内,每栋临时用房的面积均不应超过200平方米
D.施工过程中某种易燃易爆物品需用量大,可分别存放于多间库房内
E.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特殊用房的防火要求,以上五个选项都在范围内,故选ABCDE。】
7.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较多,且其布置受现场条件制约多,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可以按规定组合建造。下列临时用房可以组合建造的有(ABCE)。
A.会议室与办公用房
B.文化娱乐室、培训室与办公用房
C.发电机房与变配电房
D.宿舍与锅炉房
E.餐厅与厨房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明确规定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较多,且其布置受现场条件制约多,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可按以下规定组合建造。组合建造时,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临时用房之间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其防火要求应以等级要求较高的临时用房为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宿舍、办公用房不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现场办公用房、宿舍不宜组合建造。例如现场办公用房与宿舍的规模不大,两者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300平方米,可组合建造。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组合建造;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组合建造;餐厅与厨房操作间可组合建造。会议室与办公用房可组合建造;文化娱乐室、培训室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餐厅与办公用房或宿舍可组合建造。施工现场人员较为密集的如会议室、文化娱乐室、培训室、餐厅等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故选ABCE。】
8.下列对在建工程临时疏散通道的防火要求中,正确的有(ABCDE)。
A.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建造并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B.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通行能力。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C.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时,且坡度大于25度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D.临时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承载能力
E.临时疏散通道应保证疏散人员安全,侧面如为临空面,必须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有明确规定,以上五个选项都在范围内,故选ABCDE。】
9.下列关于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的防火要求中,正确的有(ABCDE)。
A.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B.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C.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D.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疏散演练
E.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有明确规定,以上五个选项都在范围内,故选ABCDE。】
10.下列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的有(ABC)。
A.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B.既自建筑外墙改造时,其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C.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
D.一般建筑用安全防护网
E.临时用房安全防护网
解析:【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立网将整个在建工程包裹或封闭其中,动火作业产生的火焰、火花、火星一旦引燃可燃安全网,火势便会迅速蔓延。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时,一般难以停止使用,室内可燃物品多、人多并有一定比例逃生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外脚手架安全网的燃烧极可能蔓延至室内,火势难以控制,危害则会更大。另外,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一旦燃烧,施工人员将会走投无路,安全设施便会成为不安全的设施。故选ABC。】
11.下列关于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设置的原则正确的有(ABCDE)。
A.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需要遵循同步设置、合理设置等原则
B.临时消防设施应与在建工程的施工同步设置
C.房屋建筑工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3层
D.基于经济和务实的考虑,在建工程的永久性消防设施或经过保护和处理能够满足如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等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应合理利用已具备使用条件的消防设施兼作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设施
E.为便于临时消防设施使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贮水池、消火栓泵、室内消防竖管及水泵接合器等,应设有醒目标志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对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设置的原则做了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正确,故选ABCDE。】
12.下列施工现场内的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中应配置灭火器的有(ABCDE)。
A.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B.动火作业场所
C.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D.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
E.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有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正确,故选ABCDE。】
13.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最根本的原因是初期火灾未能及时扑灭。初期火灾未能及时扑灭的主要原因有(BC)。
A.现场人员没有及时拨打119
B.现场人员不能及时处置
C.初期火灾发生地点的附近既无灭火器又无临时消防用水
D.施工现场离消防队较远,消防人员不能及时赶到
E.施工现场没有安装自动灭火装置
解析:【初期火灾没有必要拨打119,不选A,DE显然不对,故选BC。】
14.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的要求有(ABCDE)。
A.考虑给水系统的需要与施工系统的实际情况,一般临时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B.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依据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进行计算确定,且最小管径不应小于DN100
C.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及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距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及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不应小于5m
D.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
E.室外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有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15.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各结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并应符合的要求包括(ABCDE)。
A.在建工程的室内消火栓接口及软管接口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B.消火栓接口的前端应设置截止阀
C.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多层建筑不大于50m,高层建筑不大于30m
D.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带、消防水枪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套
E.上、下两个楼层中转水池的高差不宜超过100m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有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16.为保证火灾情况下,能够满足火灾初期扑救和人员疏散的要求,下列施工现场的场所中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的有(ABCDE)。
A.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B.水泵房
C.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D.高度超过100m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E.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此有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17.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包括(ABCDE)等内容。
A.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B.防火技术方案
C.灭火剂应急救援预案
D.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E.消防安全检查
解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包括: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档案管理等内容。故选ABCDE。】
18.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ABCDE)。
A.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B.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
C.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D.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E.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解析:【以上五种消防制度是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都应包括,故选ABCDE。】
19.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并应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对其修改、完善。防火技术方案包括(ABCDE)。
A.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
B.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
C.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应明确配置灭火器的场所、选配灭火器的类型和数量及最小灭火级别
D.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应明确设置应急照明的场所、应急照明灯具的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等
E.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应明确安全疏散的线路(位置)、疏散设施搭设的方法及要求等
解析:【施工现场的防火技术方案,可结合施工现场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用以具体安排并指导施工人员消除或控制火灾危险源、扑灭初期火灾,避免或减少火灾发生和危害。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也可单独编制。以上五项都属于防火技术方案,故选ABCDE。】
20.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依据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包括(ABCD)。
A.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B.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信联络的方式
C.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D.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E.扑灭初期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解析:【扑灭初期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属于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不应包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表述,不选E,其他四项都属于范围内的,故选ABCD。】
21.施工人员进场前,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防火安全教育与培训应该包括(ABCDE)。
A.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
B.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
C.扑灭初期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D.报火警、接警的程序和方法
E.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
解析:【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应侧重于普遍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扑灭初期火灾、自我防护的能力。以上五个选项应该都包括在内,故选ABCDE。】
22.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应该包括(ABCE)。
A.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或环节
B.施工过程应采取的防火措施及应配备的临时消防设施
C.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D.整个火灾期间的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E.逃生方法及路线
解析:【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技术交底的一部分,可与安全技术交底一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的对象为在具有火灾危险场所作业的人员或实施具有火灾危险工序的人员。交底应针对具有火灾危险的具体作业场所或工序,向作业人员传授如何预防火灾、扑灭初期火灾、自救逃生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显然D选项不对,故选ABCE。】
23.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该包括(ABCDE)。
A.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
B.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C.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
D.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E.临时消防车通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此有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24.施工单位应做好并保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建立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档案包括(ABCDE)等。
A.施工单位组建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机构及聘任现场防火管理人员的文件
B.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审批记录
C.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方案及其审批记录
D.施工现场防火应急预案及其审批记录
E.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此有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25.下列对施工现场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中正确的有(ABCDE)。
A.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
B.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库房内
C.露天存放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m,且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
D.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通风良好,并设置禁火标志
E.施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应及时清理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做了明确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26.动火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ABCD)或采用酒精炉、煤油炉、喷灯、砂轮、电钻等工具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A.明火
B.爆破
C.焊接
D.气割
E.包扎
解析:【包扎很明显不属于动火作业,是误导项,不选E,动火作业的定义很明确,故选ABCD。】
27.下列对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
A.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由动火作业人提出动火作业申请
B.动火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具有相应资格,并持证上岗作业
C.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
D.严禁在裸露的可燃材料上直接进行动火作业
E.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操作人员方可离开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动火作业做了详细规定,以上五项都正确,故选ABCDE。】
28.为保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避免因用电原因引发施工现场火灾,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的要求有(ABCDE)。
A.电气线路应具有相应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严禁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
B.电气设备特别是易产生高热的设备,应与可燃物、易燃易爆危险晶和腐蚀性物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C.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相应的电气设备
D.电气设备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E.应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做了详细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在内,故选ABCDE。】
29.下列选项中符合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车通道设置要求的有(ABCDE)。
A.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及灭火救援要求时,施工现场内可不设置临时消防车通道
B.临时消防车通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通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C.临时消防车通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D.临时消防车通道的右侧应设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志
E.临时消防车通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设施应能承受消防车通行压力及工作荷载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车通道设置做了详细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30.施工现场使用气瓶,应该符合的规定有(ABCDE)。
A.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胶气管
B.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C.冬季使用气瓶,如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禁止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栓
D.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
E.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1)中对施工现场气瓶使用做了详细规定,以上五项都包括,故选ABCDE。】
20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第五篇第五章(施工消防安全管理)习题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jGrTMqq 密码: u6ev |
|